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朱万化对朱万武所说的下一次用兵是有所指的,那就是辽宁。但是,要有一个前提条件,就是后金攻打关宁一线造成明军危机时,就要出兵干预战局。这个情况现在说不准,因此也就没有对朱万武明说。
朱万化对辽宁的指示是:一、按原计划,巩固宽甸、桓仁两县的政权,建设武警、警察队伍,严厉打击土匪维护治安(长白山里的土匪不少)。二、扩军到一个师,暂定两个团的编制,兵员本地解决一部分,山东招募一部分,加紧练兵。三、加强对后金的情报工作,严密监视后金的一举一动。四、做好农田水利工程,力争明年有个好收成。
......
依照朱万化凑合的性格,既然杨嗣昌来到山东,也想能不能转化一下,用一用这个人,毕竟这个人还是有一些才华,特别是口才很好。他能哄得崇祯团团转,言听计从,也是不小的本事。要说这个人的历史那就太多了,再此仅简介一二:
原本历史上的杨嗣昌是个很有争论的人物,他用“四正六隅”、“十面之网”(解释太麻烦,从略)之策镇压乱民还取得过一些战绩,李自成竟然被打得只剩下18个人躲藏到商洛山中,张献忠也被打得躲进了深山去当野人,吃野果子去了。
但是,他对后金主和,这个主张在大明的朝堂上是得不到支持的。其根本原因是大明这个政权对外历来是持强硬的态度,不和亲、不赔款、不割地、不纳贡、天子守国门,君王死社稷,这是尽人皆知的口号,国家如此刚烈,委屈议和之策能有市场吗?
杨嗣昌的主张也不是没有道理,他也不是投降派。对于内忧外患的局面,气数将尽的大明朝是没有办法应对的。因此,杨嗣昌提出对后金议和的主张,实际上就是“攘外必先安内”的政策,待内部稳定之后再收拾后金。实际上当时的后金还没有取大明而代之的野心,只是想捞一些钱财,就是说议和是可行之策,两边作战,搞不好就要亡国。他的这个估计是对的,策略也没有原则错误。但是在明朝的环境下行不通。明朝的那些大臣、御史言官们定然会一个个的站出来,慷慨激昂的骂他是投降派、卖国贼。虽然这些骂人者后来大部分真的当了投降者,并不能影响今天的大义凌然。
卢象升就是坚决的主战派,他能当面指着鼻子骂杨嗣昌,并且战死在抗金的张场上。有人根据这一情况指责杨嗣昌掣肘抗金将领卢象升,致使卢战死。其实这个说法不对,杨嗣昌挨了骂,并没有怪罪卢象升,当然也没有支持他,这倒不是杨嗣昌有多么大度,而是因为当时骂他的人多了去了,不差他一个,什么难听的话都有,卢象升那几句话根本就不算什么事。
给卢象升使坏下绊子的另有其人,这个人就是太监监军高起潜,这个大字不识半筐的死太监把兵都调走了,就剩下卢象升自己带来的3000天雄军,面对数万鞑子骑兵,卢象升义无反顾的出战,直至战死。
杨嗣昌没有一点责任吗?这倒不是,卢象升当时的职务是前敌总指挥,杨嗣昌是内阁成员相当于副总理,杨嗣昌没有帮他。他不帮卢象升倒不是因为卢象升骂了他,在他看来他帮不帮卢象升,那也是个败仗,无用功!
在有一个问题上他反对卢象升是错误的。因为朝廷财政吃紧,赋税不够用,于是加征辽饷和练饷。卢象升提出的“因粮”的主张,因,就是根据,因粮就是按照收获粮食的多少缴纳的政策,就是收入多的就多交,收入少的就少交,这是合理的。杨嗣昌主张“均输”,就是按人头大家平摊。对于家财万贯的人来说交一两银子没有什么感觉,对于食不果腹的底层民众来说一两银子就要命了。如此一来,为丛驱雀,为渊驱鱼,使得无数本来就活不下去的黎民,只能铁下心加入乱民队伍,甚至盼星星盼月亮似地盼着乱民军的到来。但是杨嗣昌官大,他是内阁成员,就是国家副总理,他的错误政策得以执行。卢象升的正确主张无效,卢象升当时的官也不小,是巡抚之上的总督。
杨嗣昌最后死于围剿张献忠的战争,张献忠打游击,忽东忽西,杨嗣昌抓不着,最后张献忠得到机会杀死了两位王爷。杨嗣昌无法交代了,在感到无力收拾残局时竟然绝食自杀了(另一说是病死)!他死后崇祯无比悲痛,因为崇祯把他当做了知己。
杨嗣昌就是这么一个有争议的人物,朱万化想来想去还是用电报与朱大典商量一下,看看此人是否能凑合着用,毕竟他来到了山东。朱大典是看过明史的,因此也算能够全面的了解这个人,因此只说了一句话:“此人不可重用,次要位置未必能满足他,所以很难。”估计是这个人太聪明,口才又好,怕是掌握不住。得,定性了。那就顺其自然吧。
......
崇祯四年十月十五日,直隶南部的卢象升,奉旨讨伐山东的大军出动了。按照朝廷的命令,卢象升将带着他的一万天雄军会同直隶南部卫所军一万、河南卫所军一万,此外还有神机营的500名火铳手,总共三万人的队伍,组成西路军南下河南,过黄河后向东进击山东。这条路很近,五六天就可以进入山东。
卢象升是明朝天启二年(1622年)进士,今年31岁,正是身强力壮的年龄。进士出身自然是文人,但是不要以为文人就是文弱的书生。就像现代的大学生之中不缺乏体育健将一样,卢象升身材高大,面白,臂力过人,几十斤重的长刀舞得风车般的转动,同时他的骑射功夫也非常了得,骑在飞快的马上,弓箭射的又远又准,数十斤重的长刀,只要顺手一带什么盔甲也抵挡不住的,那就叫“衣甲平过”,是何等的威风。
现在他任大名(直隶南部)兵备道。崇祯二年(1629年)时,后金军入关,兵逼京师,他募兵万人进入京师,与后金大战。没有人调他出战,是他自己主动去的,可惜去的比较晚,没赶上大战。战后他在直隶南部组建训练了万人精兵(属于募兵),号称“天雄军”。这只天雄军号称是明末大明的第三强军,第一是关宁铁骑,第二是“洪兵”,就是洪承畴的兵。
历史上从六年起,西北乱民来到中原,他与高迎祥、李自成等部乱民数次大战。崇祯九年九月出任总督宣大、山西军务,练兵御清。十一年冬,清军三路大举南攻,卢象升主张坚决抵御,率诸将分道出击,与清军战于庆都、真定(直隶南部)等地。因为高起潜的掣肘,下损招,使卢象升屡战失利。但他誓死决战,激励将士奋勇杀敌。是年十二月(1639年1月)在巨鹿(直隶南部)同清军激战时阵亡。后追赠兵部尚书,谥忠肃。
......
十月十七日,卢象升的大军渡过黄河,来到开封。河南奉旨召集的一万卫所兵已经集结在开封城外,与卢象升会合组成三万人的西路军。河北、河南的大军合兵一处,在开封城外扎营。
中午刚过,一队数十辆马车来到军营前,为首的一个商人打扮的年轻人,交给守门兵丁一封信,说是请转交卢大人(卢象升此时任大名兵备道)。信件迅速的交到卢象升的手中,卢象升一看信,吃惊中带有疑问,信中所说之事是想都不敢想的奇事。
信是朱大典写的,信中说:“知道你大军缺粮,因此,赠送粮食1500石,寥解燃眉之急。如若不足,只要将军开口,大军到达山东境内时将继续捐赠粮食以供军用。只是提醒将军一句:望将军约束军纪,不可在河南、山东境内掠夺百姓。华北乃我大明中原之地,稳定当先,如果由于贵军的掠夺造成山东、河南骚乱,我军将出兵干预。”
卢象升奉旨出兵征缴山东,擒拿朱大典,现在朱大典捐赠军粮,声言不准扰民,大谈中原需稳定!真真的是天下奇闻!天下之大,奇闻异事之多,总不会有出军粮帮助对手的。今天总算是领教了。
卢象升的军粮的确不够,京城的圣旨下来时,户部确实调拨了钱粮,但是仅仅四千多石粮食,两千多两白银,加上自己筹措一部分仅够大军半个月的用度,还要节省着用。今日会合的河南军尚自带了一部分粮草,已经是出乎意外了。河北的一万卫所兵可是一粒粮食也没有带,只是带来了吃饭的嘴巴。朝廷的就地征集粮草的命令几乎就等于是纵兵抢粮。他正在为难,朱家就送来了1500石粮食,这就是大军五六天的用度,确实解了燃眉之急。朝廷没把扰民当回事,朱大典却口口声声的维护稳定,也不知道这天下是谁的?
总裁又来套路我 小妻难驯 女配她一心只想忙事业 乱仙尘,帝君请留步 盗天墓之昆仑秘境 韩娱之尊 外室不好当 一骗成婚 狱妻 千年女皇 校园修仙狂少 抗日之红色警戒 重生仙帝 邪魅尊上,约么 闪婚蜜宠:霸道总裁要不够 天后养成手册[娱乐圈] 两界倒卖商 神仙应用商店 都市之至尊狂少 天才狂医
整个凤国的京城百姓皆知,俊美无双的新皇陛下与顾家小女乃是金童玉女,天造地设的一对。然而自打沈家长女进宫以来,后宫就乱了新后痴傻疯癫,四妃接连暴毙,弄得人心惶惶,后宫动荡不安,再也没有大臣敢把自己的女儿送进宫来找死。不仅如此,深受新帝宠爱的沈皇贵妃,把后宫搞的乌烟瘴气,乱作一团之后还和别的男人一起跑了ps(绝宠一对一身心干净女强男强无小三宠文)如果您喜欢爆萌宠妃摄政王,惹上身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别人想要变强,都要拼命的修炼武功磨练技法。而我,变强只需要动一动。如果您喜欢升级属性面板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关于抗战之火线精英小宅男在家通宵玩CF,莫名其妙的来到了抗日战场。开启火线系统,购买枪械,兑换人物,纵横战场,清除倭寇。新书抗战之小人物的崛起书号12104382希望大家多多支持!!...
坏消息这只皇帝会读心!Σ⊙▽⊙a好消息这只皇帝读不了她的心! ̄︶ ̄坏消息但是她被皇帝盯上了!o╥﹏╥o穿越就算了,居然还穿到后宫!穿到后宫就算了,居然还是架空的大宣朝后宫!而且还是个被毁了容的悲催的小才人!悲催阿荼,后宫谋生。皇帝明昭你不要对朕心存妄想!阿荼好滴好滴一段时间过后皇帝明昭朕对你心有妄想。阿荼这个皇帝有猫病!如果您喜欢这只皇帝会读心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
关于为君整肃乾坤清当他的生命结束在1949年的冬日时,他想起了这一生。这一生的颠沛起伏,转战四方。一心争个河清海晏的天下,最终却做了故事里的反角。乱世里从来身不由己。但不由己时,也想斗上一斗。为国为民,敢天下先。便是反角,也有绵薄之力。...
才子佳人的话本最是不可信。上一世的姜姝就是话本看多了,恋上新科平民状元样貌,一朝嫁娶才发现家有原配,堂堂侯门嫡女落得为人平妻。爱女惨死,生无可恋,一身荣耀却为她人做嫁衣裳。重来一世,看她下堂妇重为闺秀,只是红罗昏帐,重生回洞房花烛夜是怎么回事。洞房花烛,滚出~她要休夫!如果您喜欢下堂春锦,别忘记分享给朋友...